元寶區 - 元寶美食
發布時間:2019/12/23 15:28:00 來源: 瀏覽:()
涼拌黃蜆子
主料是凈鮮黃蜆子,配料是韭青,調料是醬油、芥茉、香油。將鮮蜆子洗凈,用開水燙至開口時撈出;把蜆子肉取出,再用清水洗凈,瀝干水分待用。韭青洗凈,放入開水內燙透,用涼水淘涼取出,控凈水分裝盤。上面放蜆子肉,用以上調料兌好的汁,澆上即成。
餑餑
餑餑是滿族平時和節日的主要食品,用粘米做成.有豆面餑餑、蘇葉餑餑和粘糕餑餑等。豆面餑餑是用大黃米、小黃米磨成細面,再加進豆面蒸制而成。這種餑餑顏色金黃,有粘性,味香可口.蘇葉餑餑是用粘高梁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勻,外面用蘇葉包起來蒸熟的,有一種蘇葉的特殊香氣,別具風味。粘糕餑餑是用大黃米浸泡之后磨成面,在黃米面中間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則成。這種餑餑用油煎著吃,或蘸著糖吃都行,既香又甜。滿族的餑餑很耐餓,攜帶方便,風味獨具,至到今天仍是頗為風行的食品,
薩其瑪是馳名全國的滿族糕點。其前身,是滿族的一種傳統糕點——搓條餑餑。制作搓條餑餑先把蒸熟的米飯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錘反復打成面團,然后蘸黃豆面搓拉成條狀,油炸后切成塊,再灑上一層較厚的熟黃豆面即成。搓條餑餑是昔日滿族的重要供品,所以也稱為“打糕穆丹條子”。后來,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,成了“糖纏”,更名為薩其。有一種面帶紅糖,色如芙蓉的薩其瑪,人們又稱其為芙蓉糕.這種餑餑色、香,味、形具佳,深受人們的喜愛。
滿族餑餑品種繁多,各有特色。金黃的小窩頭,酥脆的炸馓子,松軟的淋漿糕、細膩的大盆糕,此外,還有金絲糕、太陽糕、涼糕、酒糕、春餅等等,數不勝舉,各領風騷,都是滿族的傳統風味。